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经》自古以来备受世人推崇,现已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著作,老子成为古今中外人们所敬仰的圣人、先哲。老子道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全国许多地方至今仍留存有老子道学文化历史遗迹,尤其是老子晚年西行传道,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为更好的弘扬和传承老子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些留存有老子道学文化历史古迹的地方都在竞相开发和利用老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老子文化旅游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体验老子道学文化,追寻老子西行传道足迹,弘扬和传承老子文化,学习借鉴他人经验,2013年6月5日至11日,涡阳县老子文化办、涡阳老子研究院组织一个考察团,开展“探寻老子之路,体验道学文化”为主题的考察活动。本次活动由涡阳县原政协常务副主席、涡阳县老子文化办公室主任周新华带队,从涡阳天静宫出发,一路西行,先后历经亳州道德中宫、鹿邑太清宫和明道宫、开封宋王城、灵宝函谷关、西安古城墙和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周至县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洛阳孔子问礼处和王城公园,最后返回到涡阳县老子文化生态园广场,圆满结束本次活动。
6月5日,考察活动在涡阳天静宫山门前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天静宫李福道长委托苏理昊道长参加启动仪式,并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考察团团长、老子办周新华主任,阐述了本次活动的意义,提出了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宣布考察活动正式开始。随后考察团一行到天静宫流星园、九龙井、圣母墓等老子故里遗迹,重温老子降诞的神奇传说。

涡阳天静宫门前广场启动活动
6月6日6时,考察团从涡阳西关老子骑青牛铜像处出发,一个小时后,抵达亳州“道德中宫”和“问礼巷”,感悟老子当年在这里讲学弘道的场景。老子故里涡阳历史上属谯夷之地,归亳州管辖,老子在洛邑任职数十年,晚年又西出函谷关,亳州自是必经之地;从汉魏到唐宋历代帝王到天静宫朝拜老子,也要驻跸亳州。因此亳州的道德中宫,又称老子行宫,自然是一处重要的道家文化胜地。

从涡阳西关老子骑青牛铜像前出发

亳州“道德中宫”
离开亳州,继续西行。8点钟,我们抵达河南鹿邑 “太清宫”和“明道宫”,在“升仙台”等处体验老子文化。与涡阳一样,鹿邑的老百姓称这里是老子故里。也有研老学者各持论据,争论不休,两地的网友也时常交流、争辩,互不相让。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对此难下结论,只好两说并存,并希望两地政府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优势互补,联手合作,弘扬老子文化。我们此行重走老子之路,就是学习借鉴鹿邑弘扬老子文化的经验。鹿邑老子文化研发中心韩主任全程陪同接待,交流工作经验。鹿邑老子研发中心陈大明主任,今年三月在北京参加中国对外友好协会与涡阳县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老子文化周”,也表达了两地联手弘扬老子文化的美好愿望。

鹿邑太清宫
6月6日下午,考察团一行抵达北宋王城开封。开封在老子时代为宋梁之地,也是老子西行的必经之地,应该也有老子讲学传道的一些遗迹。不过,我们此行重点考察开封北宋王城。据《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卷八九》,当年宋真宗在此颁旨重修涡阳“天静宫”,并且亲临老子故里真源太清宫朝拜老子。现在的涡阳天静宫的规模和监制,就是在北宋天静宫基础上重新修建的。我们在北宋王城,游览清明上河园文化展示区,晚上观赏了一场表现北宋兴衰的《北宋•东京梦华》水上实景演出,感到无比的震撼,对我们开发老子文化生态园也是很好的参考。

开封清明上河园
河南灵宝函谷关,是我们本次考察活动的重点之一。当年老子从家乡出发,西去秦国讲学,到达函谷关,函谷关尹喜善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是老子驾到,于是前往迎接,拜老子为师,并请老子写下五千言《道德经》。此后,尹喜一直跟随着老子传道修炼,晚年定居老子故里,死后埋葬在天静宫东四里的地方。6月7日中午,考察团一行抵达函谷关,在函谷生态园参观以后,直奔函谷关景区,在高大的老子塑像前举行了庄重的朝拜仪式。在函谷古道老子骑青牛塑像前合影留念。站在高高的函谷关之上,我们可以想象到当年老子骑着一头青牛,行进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不远千里,长途跋涉,为了传播大道,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经受了多少生死考验。毛泽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激发了我们克服困难,西行考察的斗志。
在函谷关,我们由衷的敬仰文始真人尹喜。当年正是他善观天象,望见“紫气东来”,迎接老子在这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留下了一笔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尹喜此后步步紧跟老子传播大道,晚年定居老子故里涡阳,死后安葬在天静宫近旁。千百年来,尹喜墓和天静宫遥遥相望,尹喜和老子一样,受到涡阳人民的敬仰。

灵宝函谷关老子铜像

灵宝函谷关门前
6月8日,考察团抵达大唐王城西安,这是本次体验道家文化的第六站。李唐王朝以老子李耳为祖先,对老子的崇拜达到极致,下诏在涡河流域修建三座太清宫:鹿邑太清宫在西,涡阳太清宫居中,曹市太清宫在东。公元666年,唐高宗和武则天亲往亳州朝拜老子。改谷阳县为真源县,武则天还把老子庙前的谷水改称武家河。如今,我们登上大唐古城墙,游历唐代大明宫,畅想盛唐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博大与厚重,不禁感叹老子道家思想的精辟和深邃。

西安古城墙上
6月9日,下了一场小雨。我们抵达西安周至,冒雨参观西安道文化展示园区之后,登上了道教圣地楼观台。楼观台位于西安周至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号称“天下第一福地”。老子曾在这里筑台讲经,后人称之为“楼观台”。这里是陕西省道教协会所在地,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常年在这里讲经和办公。终南山上古树参天,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仿佛置身洞天仙境。山顶一尊高大巍峨的老君塑像,正在阅历古今变迁,俯瞰世间万象。我们放飞心灵,跨越时空,在终南山探幽问道,真是终身难忘!

终南楼观台
6月10日,我们抵达春秋周王城洛阳,寻访到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的地方,这里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周王城遗址,我们仿佛看到老子当年青壮年时代在这里任守藏史、柱下史,研究河图洛书的场景。在东汉王城的遗址,我们眼前呈现东汉延熹八年,桓帝降旨修建苦县老子祠,并派大臣前往祠老子,陈国相边韶奉旨撰《老子铭》的场景。

洛阳孔子问礼处

洛阳王城公园“河图洛书”雕塑
6月11日,我们返回家乡老子故里。先后在老子晚年归居修炼的丹城孔子问礼处和范蠡西施墓、尹喜墓、范蠡墓、孙登墓、陈抟卧迹等地,感悟老子故里道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最后来到老子文化生态园,展望涡阳建设老子文化名城的美好明天,圆满结束本次活动。

涡阳老子文化生态园石牌坊前
本次考察,大家都深深感到老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各地在老子文化资源开发和建设方面都是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初见成效。他们都充分发挥了当地老子道学文化资源优势,精心谋划,真抓实干,努力使老子文化资源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强大引擎。涡阳作为老子故里,老子道学文化资源丰富,在老子文化资源利用和开发方面要充分借鉴其他地方的有益经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努力使老子文化资源成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者: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