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城西街道潘寨社区马大自然村农民马会山,在计生协会的帮扶下,克服残疾障碍,自强不息,依靠食用菌生产技术,走上了致富路,实现了理想,放飞了梦想,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挑战命运 艰苦创业 1981年3月18日,马会山出生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农村家庭。正是当时的贫困与落后,幼时患上小儿麻痹症未能得到很好的诊治,落下了终生残疾。但与生带来的倔强性格,终究战胜了自卑心理,不仅勤于学习,还勤于思考,从小学到中学,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1998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阜阳农校,成为马大村第一个“秀才”,令本村人刮目相看。从此,他更坚定了信心,树立了理想----勤奋学习农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带领全村人走上共同致富之路。在三年的求学路上,马会山就是带着这个梦想,认真学习、刻苦钻研食用菌生产技术。周六、周日班里的同学都去进城游玩,而他一头钻进阜阳食用菌种植基地,实地观察各种食用菌的生长特点,向技术人员学习制种、培养、栽培等方面的实践技术,免费当助手学习操作程序和经验,特别是防病、治虫、增产等管理技能。几年下来,马会山成了该基地的边外技术能手。 毕业回乡后,马会山不要工作要在家创业----种平菇,又成了全村爆炸性新闻。多数人都说他是“傻冒”,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哪有不去工作,甘愿当一辈子农民?特别是马会山的家人更是极力反对。外强内秀的马会山懂得父母的心:其貌不扬、身患残疾;如在家当农民,可能连对象都难找。马会山踏上了求职之路,从2001年7月到2005年底,马会山可谓是到处碰壁:不仅有用人单位的歧视或挑剔,也有学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一晃四、五年,不仅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胸中的理想抱负也无处施展,马会山还是横下一条心,坚持自我创业。创业谈何易,资金就是一个卡脖子的问题,但困难难不住有志之人。2006年,当时他家最值钱的只有一台破四轮头,马会山灵机一动,借钱买一台玉米脱粒机,用四轮头一带,不收脱粒费只要玉米芯。当时的玉米芯,老百姓不是扔掉就是烧掉,只要不收脱粒费,甘愿把玉米芯送给他,马会山当年就收了一万多斤玉米芯,孰不知这是种磨菇的最好原料。马会山又通过左赊右借,搭了一个280㎡的棚,购买了菌种。到来年的二月份,半年的时间,除去成本,结余了近8000元,积累了创业史上的第一桶金。初创的成功,不仅增强了创业信心,也让全村人心服口服,马会山半年时间不到半亩地就顶上10亩地的纯收益。一传十、十传百,马会山不仅成了当地的“名人”,还收获了爱情,施洪云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孩2007年嫁给了马会山,2008年10月生育了一个男孩。夫妻二人心领神通,2010年初主动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决心在事业上大干一场。 协会帮扶 助其成功 2010年6月,马会山夫妻二人利用这几年积累的四万多元,全部投入扩大再生产:把生产规模扩大到3个棚,购买了三万多斤原料,又买了粉碎机和摩托三轮,准备通过三棚平菇,当年收益达到三万元。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排袋、发菌......正当他们俩带人忙碌的时候,不到两岁的孩子突受外感发起高烧,经医院一查,是小儿肺炎,必须住院治疗。马会山安排父亲注意大棚通风、谨防烧菌,然后就到医院去了。谁知伏天的高温就像火一样,高达38度以上。由于其父操作经验不足,管理不当,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三棚料袋全部报废。其父的肠子都悔青了。马会山夫妻二人一时陷入了绝境,几年的积累,倾刻间化为灰烬,生产变得一筹莫展。亲朋好友都为马会山捏一把汗。 街道计生协会得知这一信息后,冒着高温及时来到他们家了解情况,一方面鼓励他从头再来,另一方面主动协调信用社解决小额贷款,又把这个自觉响应国家计生号召的家庭遭遇报告了县计生协会。县计生协会郁化杰同志带人登门探望,并从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请来了食用菌的高级农艺师指导恢复生产。 按照马会山的话讲:协会领导的帮扶真是雪中送炭。在大家的鼓励和专家的指导下,马会山夫妻二人不仅重整旗鼓,还搞了一棚鸡腿菇,加上马会山技术基础较好,当年还了贷款,还结余了二万多元。 予其平台 放飞梦想 经过生活的锤炼,马会山同志的食用菌技术更加成熟了,而且意志更加坚强了。2011年把生产规模扩大到五个棚,面积达1500平米,加上食用菌品种多,特别是鸡腿菇等稀有品种上市供不应求。2011年马会山打了个翻身仗,一年获利六万余元。在县计生协会的推介下,县残联理事长张磊先后几次带领残疾人来参观,并组织200多名残疾人在涡阳电大分两期进行食用菌技术培训,由马会山介绍创业史、传授技术经验。已有60多人通过食用菌种植年收益达万元以上。2012年4月,城西街道计生协会配合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在城西又举办三天食用菌培训。在培训会上,马会山依然是个“明星”与典范。2012年7月马会山为了更好发展食用菌产业,让更多的人致富,成立了“涡阳县会山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 如今的马会山干劲足、信心足,决心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让大家都种菇、多种菇、少投入、又能快致富。通过合作社这个平台,特别愿意免费扶持那些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现共同致富的愿望,放飞心中早有的梦想。(张超南 李自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