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厅汪明忠一行来我县调研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开展情况。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汪明忠一行先后实地查看了我县龙山镇烈士陵园、新兴镇“六一”战斗革命烈士陵园以及新四军纪念馆、曹市镇辉山烈士陵园。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仔细查看了陵园的保护和建设情况,深刻体会革命先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同时指出,涡阳县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深厚的革命情怀,要加大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工作的投入力度。要加强对零散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以及文物的保护工作,把革命烈士纪念工作做扎实、做深入。(耿识博) 龙山镇烈士陵园简介 原名龙山革命烈士公墓,位于涡阳县龙山镇凤凰岭下,占地2200平方米,始建于1945年5月,为新四军第四师九旅二十六团曹圩、马港湾、蒋瓦房战役中牺牲的82名烈士的合葬墓。1974年3月,又将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19位烈士遗骨迁葬园中。墓前石碑七面。其中有:革命烈士陵园简介碑;涡北曹圩、马港湾、蒋瓦房战斗诸烈士公墓碑记;烈士张全贵纪念碑记;中共涡阳县委会恭颂碑;龙山、高炉、台寺三乡民众恭颂碑。陵园青石砌墙,广植松柏,四季花香。[1] 曾被命名“猫头鹰保护区” 龙山烈士陵园内茂林修竹,环境幽雅。踏进陵园的大门,两排高大的松树矗立在道路的两侧,就像两排庄严肃穆的卫士一样捍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枝映照到地面上,呈现出一个个跃动着的光斑。 在道路的尽头是一座安葬着烈士的公墓,墓前有原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主任吴芝圃撰文的“涡北曹圩子战役与马港湾、蒋瓦房战斗诸烈士公墓碑记”。碑记主要记述了曹圩子战斗的主要经过。由于长时间风化的原因,碑记上的文字现已变得很模糊。 据龙山镇民政办的负责人张永祥介绍,公墓里埋葬着的全是在曹圩子战斗中牺牲的先烈。在1945年年初战斗结束后,烈士遗体暂埋在曹圩子村的北部,当年5月份迁葬到龙山南麓,也就是现在的龙山 烈士陵园。 张永祥告诉记者,这里因种植着茂密的松树,常常吸引许多猫头鹰来此栖息,1985年还曾被原阜阳地区行署命名为“猫头鹰保护区。” 新兴镇“六一”战斗革命烈士陵园 1940年6月1日闻名全国的“六一”战斗打响。六月底该支队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二纵队黄克诚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1941年1月2日新四军重建军部时,改编为第四师,四师司令部机关所在地就是新兴集。1975年,为纪念在“六一”战斗中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在新兴区公所东侧征地8亩,建烈士陵园,立纪念碑一座,构筑了围墙,园内花草飘香,庄严肃穆。 新四军纪念馆 1992年,在上级大力支持下,各界筹资15.5万元,修建了四师司令部旧址、作战室、机要室、彭雪枫旧居等。1994年5月2日,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原四师参谋长张震一行来新兴集故地凭吊,命名并题写了“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该馆经过1996年、1998年、2004年和2007年几次充实、修缮、扩建,现已成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曹市镇辉山烈士陵园 辉山烈士陵园于1945年建。正面是牌坊式大门。上有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 两侧有朱德和涡阳县的题匾。陵园中央,矗立着一座15米高的纪念塔,上刻:“新四军第四师十一旅涡北抗战殉国烈士纪念塔”20个大字。塔座为五星形公墓。墓前石碑刻310名烈士名录。陵园内有彭雪枫传略和碑文、挽联多幅。园内植松柏、梧桐多棵。现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墓于一九四五年秋季动工,历时四个半月,12月份落成,整个工程由11旅32团宣教股长丁永年同志负责筹建。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辉山烈士公墓被敌军严重破坏,断碑伤额,丢弃满地。次年,我军收复涡北,当地乡政府曾对公墓进行了初步整修。纪念塔改用水泥结构,新建方门以代牌坊。现在辉山烈士陵园正以峥嵘新貌呈现在辉山峰巅,供世人瞻仰。每逢清明时节,各地吊祭人群络绎不绝,花环锦簇。为国躯的烈士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文化历史 1944年8月,为收复豫皖苏边区,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彭雪枫率十一旅及九旅主力 挺进津浦路西。首战小朱庄,全歼日伪合流的王传授支队的三个团;再克夏邑八里庄,消灭了集伪、顽、匪于一身的李光明部。不幸的是,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壮烈殉国,四师十一旅等主力部队官兵,有300多人英勇牺牲。为缅怀彭雪枫的光辉业绩,纪念西进以来牺牲的革命烈士,路西地委书记吴芝圃、军分区司令员张震、政委赖毅率十一旅在涡阳县龙山集休整时,顺应边区人民和部队官兵的愿望,决定建造烈士陵园。 陵园的地址就选在曹市集东灰山上。灰山是一个方圆约2000平方米的山包,表土以下皆是青石,可以锻烧石灰,“灰山”之名即缘此而得。1945年5月21日,四师十一旅三十团攻克日伪据点袁店集。战斗中我牺牲官兵24人,就埋葬在灰山脚下。 经过5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巍峨壮观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屹立在灰山之巅。为彰扬英雄的业绩,激励后人们奋进,1945年12月6日,雪涡县人民政府公告,将原“灰山”更名为“辉山”,一切与之相关的名称均从此更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