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奇姓氏带来烦恼 在涡阳县城北约30公里的马店集镇,有一座叫作 庄的村子,全村100多户约600人。这个原本并不起眼的村庄却因一个稀奇的姓氏而受到外界关注,而村民们也曾为这个姓氏苦恼不已。 “很多人都不认识这个字,能念出来的不会写,写出来不会念。” 庄村民 坤说,即使是《新华字典》、《辞海》和《辞源》等常见的字典、词典,也都查不到这个字。到目前为止,仅有《汉字大字典》和《中华姓氏大辞典》能查到"ya"姓。 由于很生僻,这个 姓给村民们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广玉的儿子 永杰在马店集镇陈楼小学当教师,刚上班的时候,因为电脑打不出来这个稀奇的姓氏,他的工资本无法从银行办理。后来学校把“ ”用“岳”来代替,才帮他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 而且,每次遇到外出住宿、办理银行业务等需要身份证的场合,姓村民都不免要费一番口舌向对方解释半天。 随着二代身份证逐渐替换一代身份证, 庄的村民们也面临着更改姓氏的窘境。“电脑打不出来这个字,就只能用其他字来代替。”马店集镇派出所工作人员罗勇介绍,不改的话,电脑无法录入,就办不了户口本。 于是,有的村民把 按照读音直接改为“亚”,如村民 坤的名字就变成了“亚坤”;有的改为“岳”,如 广玉改成了“岳广玉”,然而,不论是姓“亚”还是姓“岳”,读起来还是统一读“ya”。 “ya”人或是岳飞后裔 这个很多字典都查不到的姓氏起于何时,又为何如此写法?史学界和村民们普遍认为, “ya”姓居民应该属于岳飞的后裔,为了避难,才改“岳”为“ ”的。 据史料记载, 1141年,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风波亭后,岳家三代12口人,除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闻变潜逃,银瓶小姐被秦桧党羽抱其投井而亡外,其余9人均被押解岭南拘管。 后来,宋高宗下诏解除拘管,准许岳飞家属居住自由。之后继位的孝宗、光宗、理宗,曾经多次对岳飞及其后裔进行封赐予追封。1279年,建立元朝后的蒙古灭亡南宋,岳飞后裔由于受南宋几代恩恤,成为元朝迫害的对象,他们只得再次改名换姓踏上逃亡之路。其后代的一支逃到安徽涡阳、辽宁昌图等地,将“岳”字上下颠倒,互换位置(上“山”下“丘”)为姓。 《中华姓氏大词典》给“ ”姓下的定义为:宋时岳飞后裔因避难改岳为 。音亚,今辽宁省昌图县四面城镇、沈阳、安徽涡阳等地均有此姓。 在《地名丛刊》杂志1989年第2期上,涡阳县地名办一位工作人员曾发表过一篇名为《姓与庄地名》的文章来介绍 庄,内容大概为:岳飞惨遭秦桧杀害后,其后代为免遭迫害,携家眷逃到此处隐居,把岳字拆开,“山”字放在“丘”字上面。经过多少代的繁衍,逐渐发展成村庄,庄以姓得名。 明代《万姓统谱》等姓氏书中也有类似说法。岳飞父子被杀害后,岳氏家族一支为避免株连,遂迁往各地,并将姓氏改读为“ya”;有的地方还将“岳”字“上丘下山”的结构倒过来,写成“ ”,仍读作“ya”。 而"ya"庄的村民则坚信他们就是岳飞的后裔,并对自己的倒写“岳”姓非常自豪。 “你看,我们姓的就是这个 ……”指着自己的第一代身份证上的名字,年近八旬的老人很自豪地介绍着这个姓氏的含义,“山在上丘在下,表示一种压迫,所以读"ya”。 在1994年,村民 兴银到外地参加了“续族谱”的活动,抱回来5卷厚厚的族谱。“参加的人来自3个省的8个县,续起来我们属于岳飞第五子之后。” 兴银介绍,根据辈分,他在族谱上的名字为“岳彩银”。 ![]() 跪在岳飞像前的秦桧夫妇 “岳秦不通婚”的家规秦桧害死岳飞后,不仅在全国各地的岳王庙中几乎都有秦桧夫妇下跪的塑像,而且,民间还流传着“岳秦不通婚”的说法。 据传,岳飞被秦桧害死后,岳家立下严厉的家规:不准和姓秦的联姻,连当朋友都要保持距离。谁违背此家规,就会从族谱上除名。由此,两姓几千年不通婚。 在云南江川县岳家营,“岳秦不通婚”已经成了人人恪守的传统,岳家的孩子很自然的不会与姓秦人家的孩子交往,而姓秦的人家也不会来岳家。村民们认为,并不是他们怀恨在心,而是觉得老祖先被害得太惨了。 对于两姓不通婚的家规, 庄虽然并没有谁要求要严格遵守,但直到现在, 庄还没有一位秦姓的媳妇。 “我们旁边庄里就有不少姓秦的,但是不知道咋回事,就是没有嫁到我们庄来的。” 广玉说,可能是长时间形成的习惯,如今两姓村民到目前为止,都没有“越雷池一步”。 “其实,婚姻自由,只要两个人对眼,姓岳和姓秦的咋不能结婚呢?”一位村民说。 亳州晚报 作者:蒋庆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