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论坛

搜索
涡阳论坛 首页 人文景观 查看内容

涡阳店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2013-9-27 14:22| 发布者: 值班编辑| 查看: 1363| 评论: 12

摘要: 一种说法来源于1960年8月完稿的《高公乡志》(乡驻地店集)。店集原名柘王殿。传说战国时期,此地是楚宋交界,当时有一人自恃勇力过人,盘踞此地为王,号称柘王,柘王殿因此得名。后来,在柘王殿东兴起一个小集,称 ...
     一种说法来源于1960年8月完稿的《高公乡志》(乡驻地店集)。店集原名柘王殿。传说战国时期,此地是楚宋交界,当时有一人自恃勇力过人,盘踞此地为王,号称柘王,柘王殿因此得名。后来,在柘王殿东兴起一个小集,称为店(殿)集。
     另一种说法来源于1982年5月完稿的《店集区志》。店集原名柘树店。清同治年间,店集有一过路小店,位于路旁一棵大柘树下,人称柘树店。后来,此地逐渐发展成集市,故名店集。
     显然两种说法不同,前种源于柘王,后种源于柘树;前者历史久远,后者年代较近。柘王的“柘”应属姓氏,与柘树是否关联难以考证。但史料记载:柘为楚地,楚大夫以地为氏;楚国公族为姬姓皇帝的后裔,所以柘姓源于皇帝;古代柘姓名人,春秋有柘稽、汉有柘温舒。
     店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战国时期店集属楚地,传说楚怀王为镇守边疆,以防齐患,封宗室于此地,建宫立殿,称为柘王殿,又称柘王宫,有“三宫六院七十二眼井”之说。宫殿昔日的容颜被无情的岁月渐渐剥去,但遗址遗迹尚存,留下了大片庄阜高地和众多古井,足以想象当时宫殿的雄伟和浩大。1959年春地质勘探队曾在此高地上建铁塔一座,高30余米,引来众多人观看,并猜测其用意,但一直没有准确答案。50多年来,这座雄伟的铁塔却成了遗址的导向标,也给古老的店集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1930年在此高地南、运粮河北60米处,还残存一处砖瓦结构的天齐阁(俗称“天阁”),1940年店集小学师生扒天齐阁残屋建校时,扒出一把七星宝剑;1958年秋,人民公社组织起“卫星田专业队”,数百名劳力在高阜废墟上深翻,挖出不少古砖瓦、石磨和毁坏的陶器等;1975年11月店中生产队社员程广林等4人在铁塔南边取土时挖出一青色古坛,坛内现大量金银器物。消息走漏后,被当时公社人员叫去训诫上缴,一直送到阜阳有关单位管理。据统计,挖出金钊3件,金泡、金器71件,银叉、碎银子计6240克。
     至于那72眼古井,年长的老人还能说出一部分井的大致位置,有的年轻时为了抗旱还下去掏挖过这部分古井。他们盼望挖到宝物,所以争着下去掏井,并不准外村人下去。他们说,井口虽小,但下面很深很大,人下去磨锨绰绰有余。他们挖出过古砖古瓦、古瓷花罐、人的头骨、动物的骨头等,他们也不知是不是宝物,都不知去向。
     古老的运粮河依然有美丽的传说。据说,住在此地的楚宗室的女儿嫁给高公崔老家一户官宦之家。为了向女儿家运送东西方便,楚宗室便令百姓挖一条河通往崔老家,取名运粮河。此河历经2000多年,虽经局部改道,古河址断断续续仍在;它起于崔老家,穿过界洪河,流入干溪沟,长约5公里。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疏浚此河时,挖出了古沉船,一见风很快风化。离柘王宫遗址不远,王寨村南有一大水湾,说是当年停靠船只的地方。
     清同治初年,店集归亳州所管辖的临湖堡;同治三年(1864年),雉河集设县,临湖、张村等13堡拨给涡阳县所管辖;清末实行圩长制,店集为圩。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十九年(1930年),沿用清末圩长制,圩下设寨;民国二十年(1931年)张村设区,店集设大联堡,先归张村区管辖,后又划归江集区管辖;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至解放前夕,店集设乡公所,归花沟区所管辖。1947年处国共两党拉锯状态。1948年解放,店集一部分归张村区,一部分归楚店区;1949年设高公区,店集设乡归高公区所管辖;1956年秋并区并乡,店集乡划归张村区所管辖;1958年秋成立涡阳县红旗人民公社高公基层社,又称高公乡,政社合一,驻地店集;1961年春再设高公区,辖高公、店集、先锋(今王大楼)、洪山(今宋牌坊)四公社,驻地店集;1969年春撤区划社,成立店集公社(先锋、洪山划出);1977年6月店集公社分为店集、高公两个公社;1979年6月复设区,成立店集区,辖高公、店集、临湖、天庙、宋牌坊、王大楼六公社;1981年王大楼公社拨给公吉寺区管辖,1983年改公社为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成立店集乡,辖原店集和宋牌坊小乡区域;1999年撤乡设镇,所辖区域不变。
龚连俊
■店集名片
店集镇地处涡阳县西南部,距离县城25公里,东邻楚店镇、西接高公镇、北抵临湖镇、南接利辛县张村镇,辖9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4.2万、耕地4.7万亩、国土面积53平方公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漫步云端 2013-9-27 15:41
历史悠久!
引用 xjf7208 2013-9-27 16:37
总会有出处的
引用 飘渺 2013-9-27 17:38
很好,店集由来
引用 飘渺 2013-9-27 17:39
引用 飘渺 2013-9-27 17:39
引用 飘渺 2013-9-27 17:39
引用 飘渺 2013-9-27 17:39
引用 jbl 2013-9-27 20:59
引用 情景剧 2013-9-28 08:13
店集人,表示关注
引用 灬浅墨画鸳 2013-9-28 08:16
引用 情景剧 2013-9-28 08:27
这是谁翻出来的,值得一赞。那个铁塔印象最为深刻,小时候比胆子大小就是怕铁塔去敲上面的铃铛,铁塔地处高地,据说下面埋有宝藏,小时候也尝试挖过,未果,不过周围确实捡过铜钱,我也有捡过,至今还有十几个没扔。后来听说那个铁塔是供飞机飞行的信号塔,也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运量河也还存在,只是水不如之前清澈,草亦不如之前鲜美。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还曾下课间隙,跑到运粮桥上光屁股跳水,是在夏天。
资料显示,店集一度是当时这片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小时候记忆有交公粮的庞大场面,峰会也非常热闹,修路挖渠也很壮观。周围方圆的女子也都愿意嫁到店集去。如今已然没落。同志们要努力
引用 孤狼啸月 2013-10-23 13:02

查看全部评论(12)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关注小程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