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省教育厅的部署,涡阳县作为全市第一批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向市政府提出复评报告。11月13至14日,亳州市政府、亳州市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成督导专家组,对涡阳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复评。![]() (复评专家组听取涡阳县人民政府工作汇报) 13号上午,市督导专家组在县行政中心听取了涡阳县政府副县长刘红岩关于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汇报。近年来,涡阳县委、县政府准确把握“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集中多方财力,增加教育投入,强力推进全县义务教育朝着均衡化发展、标准化办学、规范化管理目标迈进。突出表现在: “两基”成果继续得到巩固提高。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继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建设完成以后,县政府先后投入4252万元,消除D类危房87286平方米;投入资金3600万元,用于农村初中建设;投入资金12642万元,用于校舍加固工程建设;投入6489万元用于寄宿制工程建设;投入11687万元用于学校多媒体、实验、音、体、美设施设备建设;投入500万元用于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投入1060万元用农村106所村小提升工程建设;投入3000万元新建涡阳七中;投入4亿元新建涡阳一中,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新增学位6000个。先后被授予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全省均衡发展先进县等荣誉。 ![]() (焕然一新的城东中心学校) 2005年以来,县编办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人的教师招聘,解决农村中小学校结构性缺编问题。教师绩效工资、社保落实到位。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制定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实施方案。改革小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法,全部取消“重点校”、“重点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城关中心学校) 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行“划片、免试、就近”的入学,省示范高中计划内招生指标的70%分配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并向薄弱学校倾斜。开辟绿色通道,确保留守子女和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以涡阳一中、二中、七中、职教中心新区建设为主线,全面整合县城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学校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彻底解决城市学校“大班额”问题。 ![]() (新建涡阳七中施工现场) 从2009年开始,涡阳利用五年的时间,共筹资金近3亿元投入学校标准化建设,37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了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13日下午,复评专家组深入陈大、西阳、林场、城关等学区,对1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采取现场核查、资料核查、师生访谈、随堂听课等形式,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核实。 14日上午,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代表复评专家组向涡阳县人民政府通报了反馈意见。认为涡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举措、新蓝图。县直各有关单位、职能部门各司其责,共同为教育出谋划策、解决困难。农村中小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赶上或超过城市学校。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已经初见成效。全县义务教育步入教育公平、发展均衡、机会均等、持续发展的新阶段,通过了市级复评。 ![]() 亳州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洪杰,涡阳县编委、人事、财政、国土、城建等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参加复评动员会,听取了反馈意见。 涡阳县教育局(李常贵 范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