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涡阳县陈大镇韩桥村,在温暖柔和的春光照耀下,这个小村子一片朝气勃勃。街上随处可以看到工人在粉刷墙壁、整理绿化带,为美化环境而忙活。作为陈大镇滨水新区的边缘地带,韩桥村现在正忙于旧村改造。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座原本普通的小镇将会摇身变成一个“江南水乡”风格的小村。 村民期待改造早日完工 3月19日上午,51岁的韩桥村村民陈永祥在自己家中的小院里,一边晒着太阳喝着茶,一边听着收音机里的小曲儿,不时地还会跟着曲子的旋律哼唱两声。在家中自娱自乐了一会后,他拿着茶杯,走出院子门到村子里四处溜达串门。 “老王,吃过了吗?今天早上做的啥好吃的啊?”见到了老邻居,陈永祥向他打起了招呼。“早就吃过了,这都几点了谁还不吃早饭啊。”老王一边应着他一边乐呵呵地说道。 就在几天前,老陈和老王家的房子都刚刚被粉刷过。现在望过去,一片雪白的墙,焕然一新。“从旧瓦房搬进现在的小别墅,从坑洼不平的乡间小路到平坦的水泥道,从每天跟黄土地打交道到乐享晚年生活,短短几年间生活就发生那么大变化,是做梦都不敢想的。”陈永祥告诉记者。 现在村子里正在进行旧村改造,铺水泥路、建设绿化带、粉刷墙壁、安装路灯等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同时,这个村子里的村民也在期待着村子施工改造早日结束,他们能够住进一个崭新、舒适的环境里。 ![]() 工人员正在制作墙体画 ![]() 工人员正在制作墙体画 ![]() 站在高处望去,村子里的多数房子都已粉刷完毕 滨水新区边缘地带的特色小镇陈大镇滨水新区位于陈大镇中心村韩桥村东侧,北依涡河,307省道穿境而过。涡河、姚子沟、薛沟形成一个天然的水网系统,区域生态资源保护良好。农业产业园粗具规模、新区周边的韩桥村、杨楼村、于楼村都在进行升级改造。整个城镇化的建设将形成两万人的集中居住区。 数字显示,滨水新区总用地面积约为3.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占了约3万平方米,住宅总户数241户。滨水新区项目规划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相互有连廊连接,形成一种新型的邻里关系。 而韩桥村作为滨水新区的边缘地带,旧村改造的步伐自然不能落后于其他的村子。陈大镇镇长冯飞向记者介绍,韩桥村约有910亩土地,近210户人家,900多名村民。目前村子改造进行了有半个月的时间,预计一个月以后将会有大变样,而整个旧村改造的时间大约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目前,村子里主要是进行路化、美化的改造”。冯飞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指向村子里的房子,“现在,房子都被粉刷的差不多了,下一步就是进行绿化、安装路灯。”他还告诉记者,改造完毕后,村子里将会有十多条主路。 将打造成“江南水乡”风格小镇 在冯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子东头的“指挥部”,门口两名工人正在拿着画笔在墙上粉刷“墙体画”。一名工人正在画的是雷锋头像,另外一名工人正在抄写着“新二十四孝”的内容。在旁边一面已经完工的墙上,写着李克强总理新提出的九字心得——“行大道 民为本 利天下”。 在指挥部的错对面,有一座小型的停车场。停车场的前方有一棵葱郁茂密的大树。根据规划方案,未来这里将建成一个小型的广场,而广场的中心就是这棵大树。“到时候,村民就可以到这里来活动、健身,也可以在大树下面乘凉、聊天。”冯飞说。 涡阳县美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既然是打造成“江南水乡”风格的小镇,韩桥村以后还会将村子里的一条沟塘挖通,与附近的薛沟相接,这样就可以使村子四面环水。届时,还会建设码头、河内小岛,为客人提供游艇、游船等交通工具。让他们体验独具皖北风格的水上原乡生活。 * 亳州晚报 记者 刘心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