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秀兰在给女儿喂饭 每天早晨,涡阳县高炉镇陆杨村72岁的丁秀兰早早起床,为瘫痪在床的女儿洗脸、梳头、喂饭……33个春秋,丁秀兰都是在这样的忙碌中开始新的一天,用坚强和柔情谱写着母爱。在5月13日母亲节来临之际,笔者采访了这位母亲。 躺在床上的女儿叫陈霞,6岁时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后,再也下不了床。 “要没有俺妈,我早就不能活了。 ”说着,陈霞的泪水顺着眼角滑落。她今年39岁,却在床上整整躺了33年。 两间低矮的小瓦房,没有院落没有围栏。房间内,最值钱的是前几年一个好心人送的14寸彩色电视机,此外仅有残缺不全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水泥墙板砖地,这就是丁秀兰母女俩的家。 丈夫早年病逝,后来,婆婆、儿子又不幸离世,丁秀兰带着未成年的小孙子,常年独自照顾着女儿。家里有10多亩地,每一季的播种、打药、除草、收割,都是她一个人,她矮小瘦弱的身躯默默肩负起了一个家庭。 每到农忙季节,“从天亮到天黑都见不到娘,她一心要把活干完,然后才能回来,有时候都不吃不喝一会都不停歇地忙,我也只能看着她,什么忙也帮不上。”陈霞说。 丁秀兰一辈子爱干净,女儿常年卧床,屋里却没有一点异味,床上的被褥也铺得干净整齐。在她悉心照料下,30多年没下床的女儿,身上连一处褥疮也没有。 陈霞对着母亲说:“娘,等我病好了,我来照顾您。”丁秀兰笑望着女儿不吱声,眼里噙着点点泪花。 丁秀兰经常带着微笑拿自己家的房子打比方说:“我们娘俩就像家里的房子,我是瓦房,小霞是小厨房,她挨着我,我挨着她,谁也离不开谁。” 2011年,丁秀兰先后入选安徽好人榜和中国好人榜,她的处境引起了多方的关注。涡阳县内外的爱心人士,先后为丁秀兰家捐赠了棉衣棉被和近万元现金。今年春节期间,县妇联给丁秀兰母女送去了棉被、面粉,还表示将尽最大力量进行帮扶。当地一家大企业把丁秀兰一家列入公司长期扶助对象。 陆杨村村委会主任杨云说:村里为丁秀兰母女办了低保,每年村里都动员党员干部捐款,让丁秀兰维持生活。麦忙、秋收秋种时节,村里还派人义务帮她家种地、收割。 “如果能上大医院看看就好了,知道自己到底还能不能好,要是能治好,俺妈晚年就能过得好一点。 ”陈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