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晾晒掺杂使假黑木耳有所抬头这一现象,4月11日,涡阳县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秦杰带领执法人员,重点对城西镇马光庄、马沙滩、尹王庄、涡北梁园、宋牌坊、彭渡口、田楼等自然村以及在城西工业园区几条新修的水泥路段晾晒黑木耳的村民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下发关于严厉打击黑木耳中掺杂使假违法行为的通告,使其更进一步了解黑木耳中掺杂使假可能给人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秦杰局长要求辖区工商所加强对黑木耳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巡查频次,加大抽查力度,严厉打击黑木耳掺杂使假等违法行为。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掺沙、泥和盐,很多商贩用腌咸菜的大粒盐掺进去,这还算好的,起码不能导致人中毒,但如果换成便宜的工业用盐,对人体的危害可就大了。温馨提示: 假黑木耳方式及破解方法 损招一:掺 损招二:薰 不少经销木耳的不法商贩,为了让木耳保存时间长,不招虫,他们的做法是加入硫磺等化学药品。这样通过品尝也能识别出来,味道很怪。炮制过的假木耳颜色一致,全是浓重的黑色,手感发粘发厚,泡发后有黑色掉落。真的木耳里面黑色,外面发灰,并且有小小的绒毛感,并且没有那么厚重。 损招三:染 还有的商贩为了增加木耳的重量,将工业用镁稀释后,浸泡木耳,掺过镁的木耳每公斤可多出近8两货。 另外一部分商贩通常是将木耳泡发后,掺入硫酸镁、卤水、尿素,更有甚者在木耳中加入少量火碱、氨水、铁皮、沥青等有害物质,搅拌均匀后再将木耳烘干,这些杂质就牢牢地吸附于木耳表面或大量渗入木耳之内。这种木耳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直接的危害。食用后轻者腹泻,重者肠胃痉挛、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消费者的生命。 损招四:吹 现在的木耳经销商都打着野生的招牌,甚至在玉米秸上种植的木耳都自称野生,在玉米秸上种木耳的,在木耳刚刚发芽时就采下来晒了,晒干后的样子看起来非常干净,可是用水发开以后就完了,口感极差。其实在东北林区可以看到,纯正的野生木耳可以说极少,10几斤才能晒一斤干货,市面上如果有纯野生木耳一般都是忽悠。 市场上能见到的木耳基本上都是人工栽培的,最好的所谓野生木耳,是部分林区养殖木耳的业户,从深山老林里偷偷砍倒部分树木,搬回家后在木头上种植木耳。这种木耳也是成本最高的,营养成分相对最接近野生木耳。 破解损招的四大绝招 “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品尝没有泡过的木耳。”把好木耳放在嘴里,没有什么异味,嚼了嚼品出木头的清香味。再咬一口做过手脚的木耳,一嚼就牙碜,还有股腥味! 正常木耳1斤能发出10斤以上,掺假木耳一般达不到这个标准、从外表上看,好木耳一般也都是干净的,没有大根子。假木耳看上去与真木耳相似,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假木耳朵片厚,朵片常黏在一起,用手摸,感觉较重,有潮湿感。与假木耳相比,真木耳朵片大,朵片较薄,表面乌黑光润,背呈灰色,手摸感觉分量轻、干燥、无杂质。接下来,夏女士又教了记者几招,还算简单。色泽辨别? 正常木耳——褐色或黑色,平滑,外面呈淡褐色,而且有柔软短毛,组织纹理清晰,干品呈松散状。? 掺假木耳——内外颜色均灰暗,质地酥,易潮解,组织纹理不清晰,干品结团。 手感辨别? 正常木耳——用手抓木耳放于掌心掂量,应感到木耳体轻柔和。? 掺假木耳——用手抓木耳放于掌心掂量,应感到扎手且发沉;同一重量,掺假的比未掺假的数量明显减少。?口味辨别 正常木耳——用手指捏木耳少许,用舌轻舔,没有异味。? 掺假木耳——舌舔有异味则说明掺了假,掺盐的发咸,掺糖的发甜,掺矾的发涩,掺卤的发苦,挂锅底灰的有烟油味,掺沙的则有硌牙感。?泡发辨别 如果用到这一条,多半已经购买回家,值得庆幸的是,只是花了钱,尚未损害身体。 正常木耳——浸泡后胀发性很强,色泽较淡,肉质肥厚,弹性强,品尝有独特的香味。 掺假木耳——胀发性很弱,肉质软而无力,弹性差(甚至无弹性),并可能有糟烂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