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花婆
![]() 邓书飞总是认真的教着孩子们做着每一个动作
![]() 小巧
![]() 老傻
![]() 棒鼓舞的新生代
![]() 每次看到棒鼓舞曾经的演出照片,邓书飞总是思绪万千
![]() 团里的乐队全都由镇上的老年人租成 今年81岁高龄的邓书飞是棒鼓舞的第三代传承人,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肩膀上。这天上午9点左右,在涡阳县义门镇第二小学的大院子里,已经聚集了许多正在准备排练棒鼓舞的孩子们。“棒鼓舞一般有男女12人组成,主要角色有小巧、老傻、翠花婆等。通常排成“一”字长蛇、乌龙摆尾、横竖双城等阵势,主要名段有《杨三姐闹酒店》、《李三姐推磨》、《二八佳人》、《巧嘴老婆》、《对朵落》、《四番十字歌》等。”邓书飞说,“棒鼓舞共分为16个阵势,目前这里的孩子们已经学习到了第十个阵势——方程式。”他告诉记者,目前来学习棒鼓舞的学生共有两个班级,分为小学班和初中班。每当提到这里,邓书飞总是深深地叹口气。他说,现在,村子里的许多年轻人和中年人都外出打工,没办法传授给他们,只能找小孩子做接班人。 棒鼓舞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棒鼓舞后继有人,义门镇政府组织专人走访“棒鼓舞”老艺人,搜集、整理、挖掘珍贵资料。建立棒鼓舞学习基地,从中挑选年少体强的男孩学习棒鼓舞。尽管传承下去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每一个热爱棒鼓舞的人都在为之默默努力着。 亳州晚报:刘心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