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亳州网 龚连俊 程露露 李文,涡阳县店集镇镇东村人,当院长已有19个年头。在店集可谓是“名人”,认识他的人较多。提起他,和他接触过的人都说:“李文人不错,工作能干,店集医院被他抓的像样。”的确,1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店集镇中心卫生院发展很快,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县卫生系统和兄弟单位看好,社会各界给予好评。该院2009-2011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被县卫生局评定为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被评为县、镇人大代表。上述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该院有一位好的当家人,有一位敬业奉献的好院长。 知难而进,带领职工苦干实干,让医院走出困境 1994年,年仅22岁的他走上了院长岗位。当时的医院缺技术、缺设备、缺房子、有外债,每月收入仅一万多元。面对困难,医院如何走出困境、如何生存发展是他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正如他所说:“没有天上掉下的馅饼,只能带领职工苦干实干,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开展业务工作,没有技术人员,他就聘请大中专毕业生;没有设备,他就集资购买;没有房子,他想办法解决,不该占用房子的人员全部清理到位;没有资金,他把自家的积蓄用上,不够就问亲朋好友和同志们借,用在医院发展上。就这样,经过5-6年的发展,医院走出了困境,条件得到改善,收入增长较快。 爱岗敬业,视患者如亲人,深深地感染着每位职工 他常常教育职工说:“医生这个职业很重要,医院这个岗位很特殊,上班早,下班晚,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夜里还要值班,工作很辛苦,但我们是救死扶伤的单位,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们神圣的职责,要热心服务患者,工作不能马虎,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在工作上,他率先垂范,要求职工做到的他首先做到;有些职工不愿意做的工作,他带头做。他坚持住在医院,每天早上起来打扫院内卫生。坚持每天看望患者,询问病情,发现工作不到位,对患者服务不周到的职工,不管是谁,他都严肃批评教育。有了他的言传身教,职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绝大部分职工干事创业的劲头十足,服务患者的态度好、本领强,患者对医院、对职工的认同度逐渐提升,愿意到该院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住院病人爆满。 破旧立新,大胆推进旧院改造,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随着上级对农村医疗事业的重视,医疗建设项目逐年推进。医院面积不大,向外扩展受到限制,新到项目大楼无法落地,原来的住家户小院占据了该院一半面积,又遇到了新的难题。想解决问题,必须更新思路,破旧立新,拆除职工小院,落地上级项目。从2010年开始,医院开始逐步推进旧院改造。拆除职工小院后,住在哪里成了问题,还得解决,于是他就动员院外有房的职工搬出去住,院外院内无房的职工集资建职工宿舍楼。就这样于2010年底建成了住院部大楼和职工宿舍楼。两座大楼建成后,楼前环境较差,道路没有硬化,职工小院还有较多。两座大楼难以启用,且前院中心道路毁坏严重,一下雨积水较深。要想盘活资源,改善环境,添置设施,又遇到资金短缺和小院拆除难题。上级领导来调研指出存在问题,要求整改。他又何尝不想整改呢?关键是有困难有压力。镇党委、政府能支持吗?支持也是比较有限的。他只有横下决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没有钱,能赊的赊,能欠的欠,能借的借,先后向职工、村医借款30多万元,欠购物款10多万元,医院自筹10多万元,投资达50多万元。医院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就医环境大为改善。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破旧的小院全部拆除,道路全面硬化,住院部大楼和职工宿舍楼得以启用。以前的脏乱差小院变成了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大院,该院成了花园式单位,深受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科学发展,规范管理,医院发展蒸蒸日上 该院在李文院长的带领下,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他多方筹资,添置设施,优化环境,盘活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他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全院职工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全县卫生系统的好评。他设法健全科室,更新设备,更好的服务患者,同时健全各科室工作制度,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约束人。他还注重绩效考核,奖惩到位,使全体职工争先进位的意识增强,工作热情很高,医院各项工作处在全县先进行列,医院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