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群像扫描 ![]() 图为颁奖典礼现场 张延林 摄 ![]() 领奖台上 ![]() 挥舞荣耀 5月22日晚上8点,“亳爱无疆”亳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举行。李明等10人被授予“亳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称号,王启发等10人被授予“亳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称号,张振江被授予“亳州市道德模范”特别奖。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武警官兵“忠诚使命、服务人民”责任与担当的李明,危急时刻不顾性命拯救他人的邓雷,拾到巨款几经周折寻找失主的朱子钦…… 一个个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事迹,闪烁出感人至深的道德光芒,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市民。大家用掌声和泪水,一次次向道德模范们献上由衷的敬意。 21个低调的背影,21段感人的故事,他们是全市道德建设的典范,是亳州形象的代言,是全市人民学习的榜样。他们展示了亳州610万人民的美好形象,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 诚实守信:凭诚信经营 靠良心做事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诚实守信是一种财富,爱心是一种力量。”在颁奖典礼现场,“亳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获得者王存飞对记者说。 王存飞是蒙城县大愚太阳能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他诚信经营,助学助贫,回报桑梓。他将顾客当朋友,让顾客感受到他踏实做人、诚实经商的可贵品质,逐渐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诚信经营,让他在市场上站稳了脚。他助学、助贫、助老的善举,让他广受盛赞。他先后资助了20多名贫困大学生,捐赠1.6万元用于抗震救灾。几年来,他爱心捐款达20多万元。2012年,王存飞被评为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同样信奉诚信信条的还有利辛县城关镇朱瓦房行政村村民朱子钦。2009年9月11日,朱子钦在路上捡到一个装有近10万元的皮包,他没有将钱占为己有,而是想到在并不富裕的农村,一次集中这么多钱,肯定是家中有大事。他几经周折找寻到失主后才得知,包中92400元是解楼村6000口人的小麦良种款。巨款失而复得,失主激动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连声说他救了全家人的命。2011年,朱子钦被评为诚实守信“中国好人”。 敬业奉献:生命之花在奉献中绽放 生命的花朵,在奉献中绽放;生命的树木,在奉献中长青。 被称为“最美乡村医生”的张振江是利辛县刘家集乡刘染村村医。自1995年起,张振江担任村里的艾滋病专职医生。十几年间,他不顾社会的误解,坚守在村医这个岗位上。他不惧世俗的压力,工作在防治艾滋病的第一线。他不记个人的荣辱得失,为周围的艾滋病人默默奉献。寒来暑往,他任劳任怨,以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医者的大爱仁心关爱着生活陷入黑暗的艾滋病乡亲。他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授予“亳州市道德模范”特别奖。 已逝世的孔娟生前任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2012年2月20日晚,因突发脑溢血,一小时前还在加班护理患者的孔娟,将生命的年轮永远定格在49岁。 工作32年来,她把全部爱心倾注到病人身上。对待病人,她有着令人佩服的耐心和细心;对待工作,她有着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精神。她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受到了患者的衷心爱戴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孔娟曾荣获“省先进工作者”、“省模范护士”、“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李传扬生前曾任蒙城挂职副县长,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人称“拼命三郎”,之后积劳成疾不幸离世。2010年9月,李传扬任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接手公司后实现全年扭亏为盈。他是一个风风火火的领跑者,一边谋划江淮安驰的大批量生产规划,一边拓宽销售渠道。为了不影响白天的生产工作,他将会议安排在晚上,公司便是他的家。现在的江淮安驰效益实现翻番,而他却积劳成疾累倒在钟爱的岗位上。2012年,他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 助人为乐:善行义举汇聚爱的力量 七年来不离不弃,倾力资助五名父母双亡的艾滋病孤儿,被孤儿们亲切地称为“爸爸”,他便是武警利辛县中队政治指导员李明。 数年来,他坚持每月从工资中拿出500元钱,帮助五名孤儿进入学校学习,并定期帮他们购买学习、生活用品。在他的资助下,五名艾滋病孤儿顺利完成学业。李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武警官兵“忠诚使命、服务人民”的责任与担当,被武警总队评为“学雷锋标兵”、“共产党员标兵”,2011年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谯城区大杨镇闫小楼村村民闫龙泉为方便村民出行,多次帮村民修路,被村民赞为“义举”。 闫龙泉常年在外地做药材生意,很少走村里的路。但是他先后三次出资为村里修路,目的则是方便乡亲们出行、早日脱贫致富。从煤渣路到山皮路再到石子路,乡亲们觉得过意不去,每次修路的时候则是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共同打造了一条“爱心路”。闫龙泉还为村里安装了十几盏路灯,并独自承担了电费。他积极资助10名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2011年,闫龙泉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孝老爱亲:涓涓爱心诠释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生活、为了父亲,蒙城县立仓镇黄龙村村民、今年14岁的少女茆华瑞卖唱救父,坚强、孝顺、懂事的她感动了亳人。 9岁那年,茆华瑞的母亲出走,父亲因病双目几乎失明,无助的父女俩选择了流浪。为了父亲,她在广西兴安县第一次卖唱,之后父女俩在桂林、南京和马鞍山等地靠演唱谋生、治病。由于父亲病重,12岁时,她开始独自卖唱。2011年,父女俩回到蒙城,她白天在病房看护父亲,晚上到街头唱歌挣钱。她的坚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无不为这名少女感动。2011年,茆华瑞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慈母之心,无声大爱。家住谯城区西关社区、今年近百岁的老人许张氏数十年来辛勤照料瘫痪儿子,不离不弃,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从1970年起,许张氏便衣不解带地照顾患有瘫痪、丧失基本语言能力的儿子。她每天忙个不停,帮儿子洗身子、做家务、喂饭,为他增减衣服、剪头发、刮胡子。为了孩子,她从未离开过亳州,没有像其他老人一样颐养天年。如今老人已是白发苍苍,腰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一次次好心人的捐助。她的慈母之心感动了无数人,被网民称为“最坚强母亲”。2011年,许张氏被评为孝老爱亲“中国好人”。 见义勇为:危难时刻彰显勇者气概 危难之时,他们挺身而出,展现了“侠义大者”的英勇气概。 2009年11月,在涡阳县标里镇发生了一件令人惊心动魄的事情。一辆货车撞到标里中学门楼,伤者被困车中,门楼墙垛摇摇欲坠。车头变形,断残的墙体堵住了车门。危急时刻,邓雷冲到现场,用肩膀扛,用双手扒,手磨烂了,肩膀刮破了,但他毫无怨言,最终成功将副驾驶员救出。刚跑离现场,墙垛垮塌砸向车头,令人心有余悸。命悬一线,邓雷却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他被亲切地称为“平民英雄”。 2010年9月6日凌晨两点,在大连以卖菜为生的夏广珍和夏茂云父子俩早早地起床,到菜市场进货。刚迈出家门,夏茂云发现有人在行窃,他怒吼一声“抓小偷”,遂追了出去。不一会儿,夏广珍听到了儿子的求救声,随小儿子夏茂龙追了出去。当夏茂龙追出去后,却看到父兄二人被歹徒连刺数刀,不幸遇难,倒在了血泊中,嫌犯已逃之夭夭。 只是一分钟的时间,邓雷可能丧命;只是一瞬间的抉择,夏氏父子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危难时刻,他们一瞬间的抉择诠释了人性的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