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论坛

搜索
查看: 4382|回复: 0

比“阳了”还难受!暂无特效药物!已有人中招,恶化或危及生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13 09: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标题文档 涡阳论坛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哦,不代表涡阳论坛立场哦,请坛友自行参考、核实相关内容哦。

f5926b1ec4244d535d77198ec690f220.gif
这段时间,各大医院的发热门诊人满为患本身换季就是很多病的高发期再加上这一波甲流、支原体也呈现“高峰”趋势
然而比起病因明确能够对症下药的发热病因不明……才是更要命的!
日前,浙大二院感染性疾病科就接到了这样一个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
接诊医生对这位51岁的女性患者吕阿姨进行了各项检验,而检验报告显示,患者肝脏功能受损,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明显,双侧锁骨上及腹股沟有肿大淋巴结......
这一系列症状可不乐观,医生不由产生了疑问,难道是“血癌”吗?
医生在问诊中得知,9月初,吕阿姨就发烧了,38℃,且全身肌肉酸痛。她以为是感冒,便吃了颗布诺芬,肌肉酸痛得到缓解,虽说服用药后有退热情况,可第二天又发烧了。
吕阿姨觉得这次感冒有点重,就去了附近诊所,在输液几天后,吕阿姨的症状越发严重,还出现无力、胃口不佳、晕眩,甚至手臂上莫名多了几块淤青,刷牙时嘴巴里还有血腥味。

adf2a7999a192f4de73b0ecf0c50ded6.jpg

种种症状的出现让吕阿姨吓得不轻,她急忙地来到浙大二院,通过血化验显示转氨酶重度异常,随即医生为她办理了住院。

血液内科医生详细了解了吕阿姨这次的病程:起病较急,病程较短。除了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也同样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和肝脏损伤,建议感染性疾病科会诊排查感染性疾病。
经过问诊,吕阿姨这才告知在发病前一周有跟姐妹去过云南但同行的人也没出现发热或其他不适而且从云南回来一周后自己才出现发热难道会和旅游有关?
多科医生认为发病有些蹊跷,“云南”“一周后发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损伤”……一连串琐碎的信息,让医生想到了“登革热”,随即对她进行了登革热抗原、核酸检查,并对其进行防蚊隔离。检查报告终于确定吕阿姨的确是登革热病毒感染。明确了病因,经过系列针对性的治疗后,吕阿姨方才顺利治愈,康复出院。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

首先,对于登革热不用过于紧张;其次,出门游玩特别是到登革热流行区域,建议做好防蚊举措;最后,如果在登革热流行区域游玩过且出现发热的,务必前往医院发热门诊进行筛查。
什么是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目前主要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是南方及成人多发。

2490d8a959c644923b131e541b5216fb.png
全球登革热疫情分布图【1】
49895744676166ce8fb0d40456895bfb.png
中国2022年登革热地理分布图【2】
登革热主要经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然后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人群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多数在5-9天后发作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伴乏力、厌食、恶心、头痛、眶后痛、剧烈的肌肉及骨关节痛、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肿大、热后2日皮疹和出血倾向。
少数患者病情可进一步恶化,发生危及生命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出现严重休克和出血,可在1~2天内因出血性休克或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针对登革热目前暂无特效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一般处理及预防性治疗措施

白天的时候尽量待在室内,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子在此时最为活跃,装有屏障和空调的建筑是相对安全的。外出时穿上鞋子、长袖衫、长裤,并戴上帽子。在衣服和装备上喷洒含扑灭司林的杀虫喷雾剂。排干住宅附近的积水,因为蚊子会在积水处繁殖。来源:浙大二院、FM93交通之声、新闻坊免责声明:本文仅限于传播公众信息,如不妥请联系我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关注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