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标题文档
涡阳论坛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哦,不代表涡阳论坛立场哦,请坛友自行参考、核实相关内容哦。
为深刻汲取江苏南京“2·23”火灾事故教训,坚决防止类似事故在我省发生,2月25日,安徽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文,决定自即日起,在全省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动自行车不得在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或者充电;(二)电动自行车不得违反用电安全要求私拉电线和插座充电;(三)电动自行车应当避免在室内停放、充电;(四)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载人电梯;(五)电动自行车停放不得遮挡消火栓、堵塞消防车通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六)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应当按照有关标准,规划和配套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七)具备条件的住宅小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改造优化通行道路;(八)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应当独立设置,并与高层民用建筑保持安全距离;确需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应当与该建筑的其他部分进行防火分隔;(九)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应当配备干粉灭火器、简易喷淋等必要的消防器材,充电设施应当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功能;(十)鼓励住宅小区推广应用物联网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对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进行监控和预警;(十一)严格查处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无证生产、超出强制性产品认证范围生产、不按3C认证要求生产等行为;(十二)严格查处无照销售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充电器等配件产品行为;(十三)严格查处拆除限速器以及外设蓄电池托架、更换大功率蓄电池等违法违规擅自改装关键性组件行为;(十四)对照《加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安全监管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皖安办〔2022〕87号)通知要求,依法履行全链条监管责任,加强电动自行车生产源头、流通销售、末端使用、拆解回收等环节管理。同时,省安委会办公室、省消安委办公室要求各地充分运用“案例教育法”,全面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先立后破、标本兼治,加快解决群众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不便利等实际问题;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生产督察、督导、考核,相关情况纳入季度安全生产“赛马”。消息来源 | 安徽之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