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论坛

搜索
查看: 1039|回复: 0

不见面也能传染!多地确诊,有学校已开始排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5 18: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标题文档 涡阳论坛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哦,不代表涡阳论坛立场哦,请坛友自行参考、核实相关内容哦。
a8bced7f5612733c9aeefb10629d3d3a.png
暑期是旅游旺季许多市民朋友都选择带娃出游但目前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近期浙江发现多例登革热病例据多位网友爆料
收到了学校的通知说最近嘉兴发现了多例登革热

78384cd0e9f0f1db1e529c815be21c24.jpg

不少小学和幼儿园都在排查7月8日以来有马尔代夫(东南亚)
南美洲、非洲和云南、广东等有登革热疫情风险地区的旅居史的人

cfce51ddb6f722522cae17475b19c441.jpg

2e7f123b591b9a90e05591fd0ef1b690.jpg

e470fe592a948b9f4c58d6d108e9d04e.jpg

对此嘉兴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紧急提醒暑期境外游、警惕登革热↓↓近期嘉兴已发现多例境外旅游感染登革热的病例,流调发现多数有东南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旅行史,部分病例发热就医时未主动告知旅行史,延误诊治,易造成本地传播,影响他人健康。
目前正值暑期境外游高峰,其中,马尔代夫、泰国等国家是热门之选,但部分热门旅游地登革热疫情呈高发态势,如旅游者自身防病意识不强,则登革热感染风险大大增加。
此外5月以来广州市已陆续报告多例本地和输入登革热病例广州疾控提醒截至8月1日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

5b969709ed18aa52706e44c71a49f952.png


3e16ce17b999da36c679e06cae69215e.png

上海多地也在暑假里陆续发布消息提醒市民预防登革热

b5c340e87bc01291fbf93a68971f73d8.png

06857b571a1eaee6a2728ac55d1f218e.jpg

e357b5f8eb29ad0f87160b2c5775cf33.jpg



小心这两类致命蚊子!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会被称为“断骨热”。登革热不会“人传人”,传播方式主要依靠两位“花臂大哥”——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白纹伊蚊  
fa20e1f5327b95cad74aef09ca0fc456.jpg

埃及伊蚊
80704d6835dc9ec8baeb8df3f60d2309.png

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咬人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也就是:“病人→伊蚊→其他人”。
4248849e186bd1669b02a8a4f2f430f6.png



一旦感染无论轻重,赶紧就医


典型登革热致死率低于1%,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致死率超过20%。所以,感染登革热,无论病情轻重赶紧就医!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皮疹:高热:突发高烧(39°C以上)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6c978ee102aacf826eb30b68c88f698c.png
▲登革热皮疹
登革热最初症状和感冒、流感相似,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
登革热引起的发烧一般是“高烧”,体温常常能达到39℃ 甚至40℃ 。除发烧外,登革热有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并且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等。感冒引起的症状除了发烧外,则多伴有鼻塞、流鼻涕、咳嗽等“卡他”症状。如果2周内有登革热疫区旅行史,或自己活动的城市有确诊病例,再加上上述症状,则很有可能得的不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了。

外出旅游防蚊虫防病意识要跟上


目前我国的登革热病例主要是输入病例,所以打算趁着暑期带着孩子出去旅游的宝爸宝妈,尤其要注意,一定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  出门前“三准备”

了解当地登革热疫情。
准备宽松、浅色的长袖衣裤。准备含避蚊胺、避蚊酯成分的驱蚊剂。
✅  旅程中“三注意”

① 注意防蚊叮咬身体裸露部位涂驱蚊剂,并及时按说明补涂。蚊虫出没频繁时,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逗留。尽量待在有纱窗纱门的环境中,睡眠时使用蚊帐蚊香。
② 注意防蚊孳生清理居住地室内外积水,避免孳生蚊虫。
③ 注意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  归国后“三留意”

入境时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向海关申报。
归国后14天内留意,若出现发热立即到正规医院就医并告知旅游史,避免延误病情导致重症。
留意清除居家积水和蚊虫,保护家人健康。
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药治疗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所以防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别!被!疫!区!蚊!子!咬!到!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日报、浙江之声、嘉兴疾控、深圳疾控、新闻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关注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