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论坛

搜索
查看: 1045|回复: 0

自查!删除!删除!删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14 16: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标题文档 涡阳论坛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哦,不代表涡阳论坛立场哦,请坛友自行参考、核实相关内容哦。
a7e3ccf205905da4d50f4a346aa5f696.jpg
近日
韩国曝出“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事件多个关于“韩国AI深度伪造”的话题词引发网友热议

d9333e2c5c82a415f2f6954e136ad1f2.png

a4c687c1807660172eb5bfca0db2a11b.png
据韩媒报道,针对女性的深度伪造犯罪在韩国日趋猖獗。Deepfakes是利用AI换脸制造色情图频。韩国网民在通讯软件“电报”(Telegram)上发现大量聊天群,其中有成员创建和分享露骨的性“深度伪造”图像,对象涉及未成年女孩。在此过程中,加害者还毫不犹豫地公布受害女性的身份,威胁受害人,索要钱财。

1e65482e75cdff02dd02a641b2233a9d.jpg
韩联社资料图
9月8日,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南沙正式拉开帷幕,关于AI换脸、换声等对个人隐私侵害的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张“人像照片”、一段近距离的人物视频,都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新手段和新工具。
画面中技术人员正在演示的就是“AI换脸”技术,仅需一张目标人物的静态照片,就能让照片中的人物动起来。

1f1dc980eaa13f33dd9282ebe64fe3f7.jpg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张博介绍,“尽管现在AI换脸、换声等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和操作成本,但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的情况下,就有可能被用来假冒他人,实施相关的犯罪活动。”
AI换脸的原理是什么?如何一眼识别换脸破绽?

据了解目前针对“AI换脸”技术实施各类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时有发生在灰色领域甚至违法犯罪领域被滥用AI换脸的原理是什么?如何一眼识别换脸破绽,加以防范?
张博向记者详细展示了AI换脸过程和原理,“只需要输入一张正面静态图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便可以实时‘移花接木’。”
他进一步介绍,AI换脸的3大步骤原理:面部识别追踪、面部特征提取、面部变化融合。“整体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精准识别人脸图像,然后提取眼睛、鼻子、嘴巴等重要的面部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与目标人脸图像进行匹配,替换和融合。”
如今“AI换脸”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甚至能够实现视频通话的实时换脸虽然单凭肉眼很难分辨不过张博指出只要稍加留心“AI换脸”还是有明显破绽“马脚”就在面部轮廓和光线
识别“AI换脸”,重点关注哪些地方?
“如果接收到视频信息,视频通话,要仔细观察对方的面部轮廓是否存在异常的模糊,光线是否正常,”张博说道,“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要求对方快速大幅度地抬头、点头、转头,然后来仔细观察这个过程当中,面部轮廓是否有异常模糊。”

ac756b28849c5b35585ffec5c2515d51.png
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辨别AI换脸变声?
中国移动信息安全与管理运行中心副经理王晓晴表示,一方面,检查面部特征,观察表情和动作,以及声音和口型匹配度;另一方面,要观察情绪和语境,核实信息来源,让对方用手遮住面部或进行其他面部动作判断画面是否连贯。不过张博指出
防止网络诈骗还是要从上游入手首先要防止个人信息的过度外泄↓↓↓
“需要采集面部信息的场景,市民群众还是需要额外留心网络环境和周围环境。”在遇到疑似AI换脸的场景中,可以选择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比如说给当事人打个电话,确认对方身份是否真实。
网络安全专家提示,AI换脸等违法行为的最关键原因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因此,我们在日常上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人脸、指纹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过度公开和分享。如果接到“家人”“领导”等转账、汇款的视频,一定要仔细甄别真伪。
涡阳人警惕!
这几种照片千万不要随便发

日常生活中
不少人喜欢在朋友圈、短视频上晒美食、晒美景但是如果不小心的话这些行为很可能间接泄露你的个人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可能会危及自己和家人的财产乃至人身安全哪些照片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随意发到网上呢?👇👇👇
不要公布手持身份证或手持白纸照。这些照片中会包含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身份盗用,办理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甚至进行违法活动。另外,手持白纸或手持报纸等照片常被用于验证身份,如果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被用于制作假证件或进行网络诈骗,会给个人带来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害。
不要发布各种票据类的照片。很多人出差、旅游都喜欢拍火车票或飞机登机牌,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分享。这些票据上不仅会包含姓名、出发地、目的地等信息,而且在条纹码或者二维码中也会含有乘客的个人信息,存在被不法分子破解并窃取的可能。
不要晒家门钥匙、车牌等照片。不法者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这些照片会分析出发布者特定时间所处的特定位置,也会获取发布者相关的生活习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在照片中出现特征明显的物品,例如家门钥匙、车牌号码等。
保护个人隐私至关重要大家应该提高警惕不要在网上随意发布包含个人敏感信息的照片扩散提醒亲朋好友注意!来源:综合央视新闻、广州日报、阜阳公众网等免责声明:本文仅限于传播公众信息,如不妥请联系我们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关注小程序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