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聚焦蓝天保卫战,处罚多起柴油车擅自改装尾气污染控制装置不正常使用尿素案。经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整理,现公开曝光第一批8起典型案例,涉及16辆重型柴油车,以此警示。 【案情简介】
1、2024年10月2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谯城区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皖SE6893重型柴油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加装了螺母,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2、2024年10月2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谯城区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皖S97112重型半挂牵引车未加装温度传感器、尿素罐等污染控制装置,导致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3、2024年9月12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利辛县大队执法人员对安徽省万国商砼有限公司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院内停放的皖SE1263、皖SE2702、皖SE2086、皖SE3972四辆重型柴油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均加装了螺杆,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4、2024年10月9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蒙城县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蒙城县恒岩混凝土有限公司在用的皖SE3409、皖SF3135、皖SF8397、皖SF7888重型柴油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均加装了螺杆,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5、2024年10月9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蒙城县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蒙城县九州大件运输有限公司在用的皖S1E107、皖SE9240重型柴油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均加装了螺杆,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6、2024年10月25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谯城区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皖SC6099重型柴油货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加装了螺杆,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7、2024年10月9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蒙城县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蒙城县新城混凝土有限公司在用的皖S2B282、皖S59221、皖2V566重型柴油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均加装了螺杆,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8、2024年12月3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谯城区大队执法人员检查发现,皖SB7843重型柴油货车排气管温度传感器上加装了螺杆,将温度传感器垫高,导致车辆在尾气处理过程中喷射的尿素量减少,造成氮氧化物排放超标,污染大气环境。
【查处情况】
以上实施环境违法行为的柴油车所有人、驾驶人、使用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对以上实施环境违法行为的重型柴油车所有人、驾驶人、使用人处五千元罚款。来源 | 亳州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