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涡阳论坛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哦,不代表涡阳论坛立场哦,请坛友自行参考、核实相关内容哦。
老子故里在涡阳概述(代跋)二、从地理方位看老子故里
涡阳太清宫(又称天静宫),古属亳州。1864年(清同治三年),清王朝为便于管辖,从亳州、宿州、蒙城、阜阳四县划地在雉河集新建涡阳县,太清宫随之划为涡阳辖地。太清宫的具体位置,在亳州东120华里的涡河北岸,南临武家河(古谷水),距武家河入涡处2华里。对此,史料是如何记载的呢?
关于涡河——东汉陈相边韶在《老子铭》中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涡水处其阳”即是说涡河在老子出生地的南面,也就是说老子故里在涡河的北面。《水经注》卷二十三云“涡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也是这个意思。而曹魏黄初三年《魏修老子庙诏》则直接说:“涡水北有老子庙” 。有人提出疑问,涡河会不会改道,老子故里由涡北变迁到涡南?国家气象科学研究院陈玉琼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高建国两同志合写的《淮河流域近两千年城市洪水灾害的地域分布和时间变化特征的分析》一文中,可靠地证实了涡河虽有多次水患,但从未改过道。近几年,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研究《水经注》的权威陈桥驿教授和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钱林书等五位教授先后到河南鹿邑太清镇考察,一致认为该镇北面的涡河河道是自然河道,也不是改道形成的。因此,老子出生地不可能从涡河北岸变迁到涡河南岸。
老子生在亳州之东——东汉桓帝永兴元年,长沙王阜所撰《李母冢碑》云“老子生于曲涡间”。“曲涡”在何处?曹丕在《临涡赋》中作了间接回答。他在这首赋的序言中写道:“建安十八年至谯,余兄弟从上拜坟墓,遂乘马游观。经东国,遵涡水,相佯乎树下,驻马书鞭,作临涡之赋。”赋的第一句云:“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曹丕所说的“曲涡”在亳州之东。因为,无论曹操的故宅,还是曹氏祖坟,还是曹丕经过的东国,都在亳州东面。另外,宋真宗《御制朝谒太清宫颂并序》中有这么几句:“太清宫者,介谯郡之列壤,滨涡水之鸿州”,“择元辰于摄提,诣殊庭于谯左”。“摄提”即甲寅年,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殊庭”指仙人住的地方;“谯左”,谯,今之亳州,左者,东也,即亳州之东。也就是说宋真宗于大中祥符七年是到亳州之东来朝谒老子庙的。故老子生地在亳州之东应确定无疑。
老子生地在谷水汇入涡水处的附近——《水经注》卷二十三云:“涡水又东南屈,迳苦县故城南……涡水又东北屈,至赖乡,谷水注之……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涡水又北,迳老子庙东。”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老子庙是在涡水之北,处于谷水入涡处附近。今涡阳太清宫之南,就有武家河与涡河相汇。武家河是否是古代谷水呢?陈桥驿教授沿涡河和武家河认真考察后,写道:“川渎播迁古今多,郦书从来费揣摩,幸得九井历历在,谷水就是武家河。”(论述简略)通过自然地理(河流流向、河床、河谷阶地等)和人文地理(《水经注》和其他文献记载的老子故迹),得到了《水经注》谷水就是涡阳以北注入涡水的支流武家河的结论。
综上所述,老子故里的确切位置当在涡河之北、亳州之东、谷水入涡处的附近。这如同一个座标,可以验证老子生地的真伪。从涡河流域来看,地理位置与此完全相符的,惟有涡阳的天静宫。(未完待续)編著:孚嘉 選自:《道德經》 (老子著作古代文本举要簡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