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涡阳论坛友情提醒:亲,发帖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哦,不代表涡阳论坛立场哦,请坛友自行参考、核实相关内容哦。
本内容仅限《证券期货》群内阅读,严禁转载!
本文来源于《财经网》
【财经网专稿】记者 孔驰 6月15日,海螺水泥(600585.SH/0914.HK)发布公告称,将总金额为40亿元人民币的经营资金用于理财。合理利用公司闲置流动资金是正常的生财之道。但本次阔绰出手40亿元理财产品仅在其5月23日刚刚成功发债融资95亿元资金之后,不禁令投资者对其公司债融资的必要性产生怀疑。
资料显示,海螺水泥于5月23日发行5年期品种11海螺01(122068.SH)70亿元,票面利率5.08%。7年期品种11海螺02(122069.SH)25亿元,票面利率高至5.2%。而本期公告购买的一档理财产品预期年华收益率为4.80%,抛开公司债融资高额的承销成本和其他费用,这实在不是一笔好买卖。
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这个现象在当前A股上市公司当中较为普遍,但本次海螺水泥本次巨资理财刚好在其发债融资95亿元之后,那么就值得投资人注意了。
根据海螺水泥2010年报信息显示,上市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27.3亿元。即使是最近一期季报,截止2011年3月底,货币资金也就30.7亿元。无论哪个金额都不足支付公告称的购买40亿元理财产品。可以确定的是,5月23日发债融资的95亿元资金,相当一部分投入到理财之中。
根据95亿元公司债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次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商业银行贷款,调整债务结构以及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本次40亿元理财中,还有两个产品预期年华收益率分别是5.85%和8.5%,海螺水泥先发95亿元债券后放款40亿元买理财,看起来是“生财有道”,但实际上,这是否违背了公司债募集资金使用用途的规定?
(证券市场周刊供稿)
【作者:【财经网专稿】记者 孔驰 】 (责任编辑:邓美玲)
|